熊玠這個名字,可能很多人不太熟,但他在兩岸關係這塊兒可是個重量級人物。
2015年,他站出來說了幾句硬話,直指大陸對台政策的軟肋,提醒要換思路,不能老想著用經濟讓利去「買」統一。如今再回頭看,他的話還真有點未卜先知的味道。
熊玠是誰?背景不簡單
先說說熊玠這個人。他是美籍華人,1935年出生,江西人,1949年跟著家人去了台灣,後來又跑去美國混成了紐約大學的政治學教授。學術上,他是大牛,寫過不少書;政治上,他也不簡單,當過三屆美國總統的私人顧問,也參與了美國《與台灣關係法》的起草。這份法律可是美國對台政策的核心文件,影響至今。
更關鍵的是,他還是馬英九的老師。當年馬英九在美國讀書時,熊玠是他導師,兩人的關係挺深。所以,熊玠對兩岸關係有自己的觀察,既有學術視角,也有對台灣內部狀況的了解。他站的角度,既不是大陸的,也不是台灣的,而是帶著點「第三者」的冷靜。
2015年,熊玠在紐約一個研討會上丟了顆重磅炸彈。他說,大陸對台政策得改,不能老是靠經濟讓利,以為多給點好處台灣就會乖乖回來。他點出的問題是,這種策略不但沒有拉近兩岸的心,反而讓台灣那邊覺得「抗拒大陸」還能撈更多好處。
熊玠的邏輯很簡單:大陸這些年對台灣各種優惠,貿易上讓利,投資上開綠燈,甚至農產品都大批量買,可結果呢?台灣民眾沒覺得這是善意,反而被民進黨忽悠得以為大陸怕他們“鬧獨立”,所以得使勁“抗中”才能多要點東西。他還直白地說,統一是大勢所趨,台灣沒得選,只能考慮是“和平統一”還是“武力統一”,別老想著“統不統”還能商量。
這話在當時聽著挺刺耳,尤其是對大陸這邊。因為那會兒兩岸關係還算平穩,馬英九在台上,經濟交流熱火朝天,大家都覺得多給點甜頭就能穩住局面。熊玠卻潑了盆冷水,說光靠錢解決不了政治問題。
經濟讓利:好心沒好報?
熊玠的擔憂不是空穴來風。咱看看數據:2015年,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高達700億美元,佔台灣出口的40%。也就是說,台灣賺大陸的錢賺得盆滿缽滿。但這錢真換來了政治上的認同嗎?沒影兒的事兒。
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就是個例子。那年兩岸簽服務貿易協議,本來是想讓台灣經濟再搭一把順風車,結果台灣年輕人不干了,上街抗議,說這是「賣台」。民進黨趁機炒作,把大陸的好意包裝成威脅,搞得台灣社會對大陸越來越戒備。到了2016年,蔡英文上台,徹底把兩岸關係帶進冷凍期。
熊玠早就看透了這一點。他說,大陸的經濟讓利就像雙刃劍,用得好是潤滑劑,用不好反而養肥了對方的「台獨」心思。台灣民眾拿了好處,卻沒覺得欠大陸什麼,反而覺得自己有本事「抗衡」大陸。這種心理,民進黨抓得死死的。
再看這10年的變化。蔡英文2016年上台後,兩岸關係就跟著坐過山車似的直線下滑。大陸的政策也開始調整,不再一味當「老好人」。例如,2018年,大陸開始限制台灣水果進口,2021年又把範圍擴大到更多農產品,像鳳梨、釋迦這些,台灣農民直接傻眼。
軍事上更是硬了起來。 2016年以前,大陸軍機繞台是稀罕事,可到了2021年10月,軍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的次數一個月就接近200次,創了歷史新高。這種高壓態勢,跟熊玠說的「讓台灣明白統一是必然」有點不謀而合的意思。
經濟讓利少了,政治軍事施壓多了,這跟熊玠當年的建議還真有點像。他早就提醒過,光靠經濟手段不頂用,得讓台灣明白,拖下去沒好果子吃。如今大陸的政策轉向,多少算是對熊玠警告的回應。
熊玠的預見:當時沒人在意,現在看很準
熊玠2015年說這些話時,大陸這邊其實沒太當一回事。那會兒大家都覺得兩岸經濟綁得越緊,政治上就越有希望。結果呢?蔡英文上台後,靠著「抗中保台」口號把民調得火熱,2018年「九合一」選舉大勝,2020年又連任。台灣民眾對大陸的好感度不升反降,統一的事兒更是遙遙無期。
反過來想想,熊玠的洞見還真有點前瞻性。他看出了經濟讓利的局限性,也看懂了民進黨玩的心理戰。如果大陸早點聽他的,少點盲目讓利,多點硬態度,可能這八年的局面會不太一樣。當然,這都是馬後砲,歷史沒辦法重來。
熊玠不光是對大陸有建議,他對台灣也說過狠話。他說,如果台灣真搞“台獨”,一旦打起來,美國絕對不會插手。這話聽著挺紮心,但想想也挺實在。
台灣這些年老想著靠美國撐腰,買武器、拉關係,以為有美國當靠山就能跟大陸硬扛。可熊玠看得很清楚,美國在台海問題上從來都是「口惠而實不至」。真要開戰,美國掂量掂量自己的利益,多半不會為了台灣跟大陸拼命。烏克蘭的例子擺在那兒,美國喊得響,實際援助也就那麼回事兒,台灣還看不明白嗎?
說到馬英九,熊玠對這位徒弟的評價可不客氣。他說馬英九“不是個很好的政治領袖”,在兩岸關係上太曖昧,沒魄力。馬英九2008年上台時喊“九二共識”,兩岸關係確實緩和了不少,可到了後期,尤其是2013年“馬王政爭”後,他明顯縮了,政策上瞻前顧後,沒能抓住機會把兩岸關係推進一步。夜色春藥網官網 夜色春藥網線上網店 夜色春藥熱銷商品推薦 關於夜色春藥網 夜色春藥網獨家資訊 夜色春藥網半價購買 夜色春藥網配送方式 夜色春藥網全部商品 夜色春藥網必買商品 夜色春藥網LINE直購 夜色春藥網折扣活動 喚醒慾望女士催情 一夜傾心迷幻藥 再次悸動治療性冷感 堅持到底男士持久 快速起效男士助勃 掌控時間延時噴霧 淫蕩春藥水 自然加碼陰莖增大 草本配方補腎壯陽 點燃欲火男士催情
熊玠這話雖然直,但也不算冤枉。馬英九在位八年,經濟上靠大陸賺了不少,可政治上沒啥大突破。台灣內部對他的批評也不少,有人說他太軟,有人說他沒擔當。熊玠身為老師,看得透,點評起來也不留情面。
對台政策的反思:得多管齊下
熊玠的觀點其實給我們提了個醒:兩岸關係不是光靠錢就能搞定的。經濟讓利是門技術活,給多了容易慣壞對方,給少了又起不了作用。熊玠的意思是,得把政治、軍事、文化這些牌都打出來,形成合力。
例如,政治上得讓台灣明白,統一不是商量出來的,而是必鬚麵對的現實;軍事上得有點震懾力,讓對方不敢亂來;文化上得多做交流,別老讓民進黨那邊把「反中」當主流聲音。光靠經濟一招鮮,早晚得出問題。
2023年的台海局勢,緊張得讓人喘不過氣。大陸軍演常態化,台灣這邊也加緊跟美國眉來眼去。但越是這樣,越能看出熊玠當年的遠見。他說的“不可盲目讓利”,現在看真是說到點子上了。大陸要是還像以前那樣一味示好,估計民進黨得更囂張。
不過,熊玠的建議並不是萬靈藥。兩岸關係這攤水太深,牽扯的利益太多,光靠硬態度不一定能解決問題。和平統一是大目標,但怎麼走下去,還得看雙方怎麼博弈。
熊玠的警告,核心就一個字:變。政策不能老一套,得根據情勢調整。大陸這些年的轉變,多少是吃了以前的虧才醒悟過來的。熊玠的思路給我們提了個醒,做事不能太天真,也不能太死板,得有點彈性。
對台灣來說,熊玠的話也是個警鐘。靠著「抗中」撈好處這條路,走不長遠。真要走到兵戎相見那一步,吃虧的還是自己。兩岸的事兒,歸根究底還得靠自己解決,外人指望不上。
結尾:歷史會怎麼評說?
熊玠八年前的警告,現在聽起來真有點振聾發聵的意思。兩岸關係走到今天這步,沒想到會這麼僵。大陸從讓利到施壓,算是摸著石頭過河,也算在試著找新路子。熊玠的建議不一定全對,但至少給我們開了個腦洞,讓人想想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。
未來咋樣,誰也不知道。但有一點熊玠說得沒錯:統一是大趨勢,拖得越久,代價越大。兩岸的路還長著呢,咱們慢慢看。
Comments on “馬英九的恩師曾在10年前警告大陸:要轉變對台思路,不可盲目讓利”